2023年,,市國資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市有關工作要求,,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再造一個新中山”的中長期目標,扎實推進國資監(jiān)管法治機構和法治國企建設,,為國資國企改革發(fā)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動高質量發(fā)展
(一)全面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是召開黨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年輕干部座談會,,深刻認識,、系統把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賦予國資國企的新使命新任務,。二是持續(xù)落實“四級書記”“五個講堂”“六學聯動”學習宣傳教育機制,,以主題教育為契機,開展“千人講萬人聽”學習宣講培訓540場次,,覆蓋8445人次,,各級黨組織書記講黨課達到100%,黨員學習培訓覆蓋率達到100%,。三是組織市屬集團公司中層副職以上干部集中學習培訓,、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推動各市屬集團黨委分層分級舉辦專題培訓班,,落實“十萬黨員進黨?!被顒尤采w。
(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委會第一議題學習國家安全、安全生產,、信訪工作等法律法規(guī)9次,,組織國資系統開展民法典、信訪工作條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反壟斷法、合規(guī)管理制度,、勞動權益法律法規(guī)等學習宣傳超56場次,,培訓4933人次,推動干部職工法律培訓全覆蓋,。
(三)健全完善黨委對法治工作領導的機制體制,。一是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有關工作部署,健全國資系統法治工作機制體制,,年度內印發(fā)《市國資委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任務清單》《2023年市國資系統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關于規(guī)范委機關合法性審查工作的通知》《中山市國資委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二是嚴格貫徹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建設作為年度重點工作部署落實,,切實履行依法治企的職責,,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實行主要領導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huán)節(jié)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機制。三是推行黨委會議,、委務會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討論研究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及大額資金使用等問題,推進行政決策進一步民主化,。四是督促企業(yè)動態(tài)更新完善兩會一層權責清單,,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yè)改革發(fā)展深度融合。
二,、全面依法履職,,促進市屬企業(yè)合法合規(guī)經營
(一)持續(xù)強化國資監(jiān)管,國資監(jiān)管體系更加健全,。一是國資監(jiān)管職能轉變不斷深化,。修訂出臺《中山市市屬國有企業(yè)投資監(jiān)督管理辦法》《關于加強市屬國有企業(yè)經營性資產租賃監(jiān)管的指導意見》,,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jiān)管體制。二是違規(guī)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機制不斷完善,。印發(fā)《深化中山市市屬企業(yè)內部審計監(jiān)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內部審計領導體制和集團審計統一管控體系。組建中山市國資系統違規(guī)經營投資責任追究人才庫,,并聘請知名律師對人才庫成員,、審計部門等70人進行專業(yè)培訓。三是境外企業(yè)經營管理風險管控初見成效,。對14家境外國資企業(yè)進行摸查,,將持有的興中海外100%股權無償劃轉給投控集團,由興中海外在香港,、澳門新設境外全資子公司,,解決6家境外企業(yè)個人代持股權問題。四是國資系統作風改善明顯,。開展辦文,、辦會、辦督“三項制度”改革,,委機關各科室基本實現對一般性公文3個工作日內辦理,;建立督辦工作記錄、督辦工作與考核掛鉤,、提醒談話,、向黨委報告等“四項機制”,委機關抓落實的能力明顯提升,。高位開展酒駕醉駕專項整治,,筑牢“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思想防線,。五是嚴防廉政,、安全生產,、信訪維穩(wěn)風險,。大力開展新時代廉潔文化“六個一”活動,有效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潔文化氛圍,。
(二)持續(xù)開展法律事務管理體系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建設。一是全面摸排國資系統2019-2023年度訴訟案件,,識別共性及特性合規(guī)風險點,,有針對性開展訴訟風險防范工作,減少市屬企業(yè)涉訴敗訴風險,,舉一反三完善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二是持續(xù)強化法律風險管控,。主要領導親自協調、研判重大訴訟案件,,強化督辦指導,,怡景酒店案、大名公司案獲得終審勝訴,,年度內通過訴訟途徑預估減少國有資產損失超5.61億元,。三是健全法律顧問、公司律師參與重大事項決策的合法合規(guī)性論證,、重大項目和重大合同洽談,、處理訴訟仲裁等法律事務;委機關法律顧問年度內出具法律審查意見103份,,為委機關各項重要決策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三)健全政務公開機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強化政務公開,,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監(jiān)督機制。通過中山市國資委政府門戶網站開展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網站根據我委職能開設政務公開,、制度公開和互動交流等欄目,及時更新信息和回復咨詢投訴,。大力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務公開服務模式。線下通過委機關各科室實現相關行政職能,,線上通過市國資委門戶網站實現信息公開,、數據開放和資源共享。依托市國資委政府門戶網站設置“政策法規(guī)”欄目,,及時發(fā)布更新相關政策法規(guī)開展全面普法工作,。
(四)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一是完善糾紛化解機制,,年度內印發(fā)《市國資系統2023年信訪維穩(wěn)工作要點》,,修訂《中山市國資委信訪工作制度》,組織開展國資系統《信訪工作條例》競學活動,,共392人參與考試,,考試合格率達100%。規(guī)范處理各類來信來訪164宗,,化解歷史積案2宗,,系統發(fā)生進京上訪事件0件,引發(fā)輿論,、重大信訪情況0件,。二是開展國資系統職工隊伍風險穩(wěn)定排查化解專項工作,,尤其是涉及到公交集團、工程建設工人等群體風險排查防范工作,,全年系統職工隊伍安全穩(wěn)定,。三是高位推動、聯動協調,,主要負責人親自接訪,、組織多部門召開協調會,同時發(fā)揮法律顧問,、公司律師的作用,,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協調推動化解矛盾糾紛,。四是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隱患排查、培訓教育,、宣傳引導多項發(fā)力,,未發(fā)生過一般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wěn),。
(五)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市國資委對重點提案建議建立督辦臺賬,,實行全過程,、動態(tài)化跟進管理,年度內辦理27件人大代表建議,、29件政協委員提案,,主辦件滿意度均達100%。
三,、圍繞中心工作突出重點,,促進普法工作落地
(一)強化系統內法治宣傳教育,建設法治企業(yè),。一是開展國資系統“工會法律服務直通車”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圍繞治水、工改,、招商等中心工作,,通過菜單式專題法律培訓清單的方式對國資系統干部職工進行法治宣傳教育。二是結合“黨員做先鋒 安全進萬企”安全生產專題宣講活動,,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打造“領導干部領著學”“黨員干部示范學”“線上線下全員學”“送學上門幫助學”“四學聯動”機制,,結合企業(yè)需求廣泛開展“訂單式”宣講,,已累計開展宣講活動222場次,,參與宣講隊伍308人次,,其中黨員208人次,,覆蓋68家企業(yè),員工達6500人次,。
(二)深入基層開展社會普法,,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一是多措并舉發(fā)揮“線上”普法宣傳的輻射效應。利用公眾號,、網站開展線上普法宣傳,,廣泛宣傳國資國企政策法規(guī),,合計閱讀量超1萬人次,。二是利用重要節(jié)點開展集中法治宣傳活動,,結合12·4國家憲法宣傳日,、5.28民法典主題宣傳日、5·12國家防災減災日,、4·15國家安全教育日、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質量月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法治集中宣傳活動。三是積極開展“線下”身邊眼前的普法活動,,開展送法入企業(yè),、送法入社區(qū)、送法入工地活動,,在農貿市場,、公交汽車站點、港口,、路橋,、建筑工地等公共載體上向公眾進行普法宣傳,廣泛懸掛,、張貼安全生產宣講標語和宣傳橫幅,播放相關警示音頻視頻,。今年以來累計進行廣播和大屏幕宣傳50次,,制作公益廣告,、海報,、短視頻,、提示語音等935條/份,,懸掛宣傳橫幅45條,,宣傳受眾超5萬人次。
2023年,市國資委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雖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績,,但工作中還存在著不足,,如對市屬企業(yè)法治合規(guī)監(jiān)管指導作用仍需加強,市屬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工作的制度需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屬企業(yè)的合同管理存在諸多薄弱環(huán)節(jié)等,。
2024年,,市國資委將繼續(xù)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以完善機制體制,、加強監(jiān)督指導為重點,不斷深化法治政府建設,。一是推進監(jiān)管體制更加健全完善,,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完善企業(yè)內部監(jiān)督體系,指導企業(yè)建立健全合規(guī)管理制度,,完善法律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推進企業(yè)依法經營,、合規(guī)管理,。二是大力提升法治業(yè)務能力水平,。圍繞國資國企主責主業(yè),,深入開展法治合規(guī)宣傳教育,,增強干部法治意識,,嚴格落實法治、合規(guī)責任,,重視合規(guī)風險防范工作。三是健全和完善糾紛矛盾處理機制,、排查調處機制,,依法規(guī)范信訪行為,處理好信訪,,特別是集體信訪和涉法信訪件,,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