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局:
人大代表建議第2024065號《關于進一步完善祈安苑小區(qū)管理的建議》由貴單位主辦,,我局會辦,現提出會辦意見如下:
關于進一步完善祈安苑小區(qū)管理的建議,,采納所提建議,。祈安苑小區(qū)主要為我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當中包括部分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等民政兜底保障對象,。一直以來,民政部門圍繞困難群體積極落實救助幫扶措施,,不斷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和做好關愛服務工作,,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權益。
一,、落實基本生活保障,,做好信息共享互通。市鎮(zhèn)兩級民政部門按照救助職能,,根據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低保邊緣和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臨時救助等救助制度,,充分做好我市困難群眾的認定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并落實與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互通。2024年1-4月,,全市共有低保對象3390戶6298人,,特困供養(yǎng)對象1171人,低保邊緣對象354戶735人,,支出型困難家庭9戶20人,。1-4月全市共發(fā)放低保金3268萬元,發(fā)放散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金892萬元,。市鎮(zhèn)兩級共向988人次困難群眾發(fā)放臨時救助金258萬元,,人均次救助2616元,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此外,,為進一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擴大困難對象救助覆蓋面,,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對象納入救助保障范圍,。目前已擬定我市2024年城鄉(xiāng)低保標準及相關困難群眾認定和救助保障標準調整方案,待市政府審定后實施,。
二,、落實部門聯(lián)動對接,做好關愛服務工作,。建立困難群眾分類關愛服務機制,,結合困難對象的實際需求,將我市民政兜底保障對象劃分為在讀困難學生,、適齡未就業(yè)困難對象,、重殘重病人員、特殊困難老年人,、困境兒童,、住房困難家庭、流浪乞討人員等7類困難群體,,健全基層走訪探視服務機制,,結合教育、醫(yī)療,、住房、就業(yè)等相關部門救助服務職能,,有針對性實施探訪慰問,、生活幫扶、教育幫扶、醫(yī)療幫扶,、住房幫扶,、就業(yè)幫扶等6類關愛幫扶服務和助潔、助餐,、助醫(yī),、助行、助急,、育幼托管,、心理疏導、精神慰藉,、康復護理,、健康安全管理、生活能力提升等N類社會幫扶服務,,2023年,,共走訪排查困難對象10722人次,收集和解決有效需求1823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困難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此函
中山市民政局
2024年5月21日
(聯(lián)系人及電話:陳啟樞,,0760-88267810)